首页 > 媒体中心 > 盛廷简讯

千龙网对本所毕文强律师的采访

发布日期:2013-05-07 11:30:55

每日要闻4

湖北地税局证实正制定房产税征收方案(国际金融报)4

温和版环保税方案上报国务院或跳过试点全国铺开(经济参考报)5

央行2200亿逆回购规模创新高(经济参考报)7

农村基尼系数逼近0.4警戒线收入差距达10倍(21世纪经济报道)8

宏观经济10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用地5.97万公顷同比降15%(第一财经日报)10

多部委酝酿促消费新政居民收入增长被指是关键(中国新闻网)11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违规项目将断贷断水电(第一财经日报)12

预算法修正案暂缓上会表决目前仍存诸多争议(21世纪经济报道)13

大病保险指导意见将出台分段制定支付比例(21世纪经济报道)15

产业新闻17

日系彩电销量急挫松下东芝跌出前10名(南方都市报)17

三连跌或接二连涨国内油价为何玩起过山车(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19

天气炒作美大豆期货国内豆粕创新高冲破4000元(人民网)20

国内成品油今日破4%红线9月涨价成定局(人民网)21

自主品牌车企最近有点烦:海外召回份额下跌(中国新闻网)23

沪深股市25

转融通推出解读:做空机制对市场影响不大(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5

中投证券研究所自负盈亏研究员压力重重(证券时报网)26

原西南证券副总裁涉嫌内幕交易5400余万元受审(新华网)27

张近东押注苏宁电器未来将推员工持股计划(证券市场周刊)28

重庆啤酒称未追加乙肝疫苗投资或启动新项目(全景网络)29

每日要闻

湖北地税局证实正制定房产税征收方案(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傅光云实习生夏妍

8月21日,湖北省地税局新闻发言人徐正云向媒体证实,湖北省房产税改革征收细则正在制定中,但对于具体的征收细节以及方案出炉时间还不清楚。

据悉,此次试点与上海、重庆不同的是,计税依据由原来的房产原值改为市场评估价。

最近,有关扩大房产税试点的消息流传得沸沸扬扬,牵动着购房者和开发商等各方的神经。业内人士分析,“两湖”将继上海、重庆之后成为新的房产税试点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需要新房产税

近几年,中国房价一路飙升。新房产税的出台和试点的推广成为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我国的房产税政策必须向全国全社会快速地推进。”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与上海、重庆不同的是,湖南、湖北两个最新试点区域的房产税改革征收中加入了征收二手房的房产税,计税依据由原来的房产原值改为市场评估价,这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房产业有一定的作用。薛用韩国房地产业来举例,韩国政府在抑制房价上,用过两个方法,一是征收高额的房产税,二是提供低价房源。他表示,我国也应该朝着这两个方面快速进军。

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试点放在湖南和湖北地区,是为了区别于之前在沪渝地区这些大都市的政策推行。而计税依据由原来的房产原值改为市场评估价,显得与国际化接轨更为密切。虽然房产税与限购令相比较,杀伤力不够。不过这也是国家在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上的一次进步,体现了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

中顾房产律师网的毕文强律师认为中国推行房产税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现在的国情需要,可以有效抑制那些炒房,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我国房地产业改革的完善,对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新房产税=?

记者发现,对于新房产税,众多网民可谓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从第二套房征税,就是变相抬高房屋租金,没房的人以前是买不起,以后可能租都租不起。”这种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薛建雄认为,房租与供需有关,与房价有关。增收房产税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房屋的购买量,是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而非抬高房屋的租金。

“很难说。”杨红旭表示,这次房产税对于已购二套房的征税或许会有效地遏制房屋的购买量,同时也确实提高了房屋的成本,但是对于房屋的租金是否会因此上涨却很难下定论。

“我们不能把很多因素归结于一项政策的推行上。”毕文强认为,房屋租金的上涨有很多的因素,它和我国房价是息息相关的,而在现今的房产税得到推行后,也许会在房价上有了良好的遏制,这样对于房屋租金也会同时起到遏制的作用。

毕文强则认为,由于这次的房产税制度比较国际化,需要一个适应期。但此次税法的提出是中国税法的一次进步,同时也对我国法律监管力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房产税作为一项财产行为税,对技术、法律、社会条件的要求都非常高,并不适合贸然全面推进。

温和版环保税方案上报国务院或跳过试点全国铺开(经济参考报)

记者梁嘉琳北京报道

权威人士透露,碳税未纳入新方案,环保税倾向于跳过试点全国铺开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已将修订后的环保税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

记者获得的上一版未披露方案显示,碳税并未纳入该方案,仅纳入二氧化硫、废水等两项污染物,且倾向于跳过试点直接全国铺开。

一位国税系统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新方案已获得财政部门、环保部门的认可,相对于上一版方案改动不大,主要是强化了各部门间协调。

在税率设定方面,上述权威人士不愿透露税率区间,仅表示将实现从排污收费向环保税的“平滑过渡”。

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最低税率水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许文两位研究员曾建议,废气为1.2元/污染当量,其中二氧化硫为1.26元/千克;废水为1.4元/污染当量,其中化学需氧量为1.4元/千克。

环保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环保税对燃煤发电、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税负可能相对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将使工业制成品、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也会影响到消费品价格。

在“分步走”和“一步到位”的路径选择上,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分步走”方案曾被提出,即税种、税目成熟一个推一个,先试点再推向全国,但该方案并未获得通过。

据称,反对者认为,税制改动不宜过于频繁,且税改宜全国一步到位,应坚持税收的地区中性和行业中性原则,不能对全国性市场的公平竞争产生干扰。

在征税对象方面,上述国税系统的权威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间新增的强制减排污染物氨氮和氮氧化物,以及近两年呼声较大的污染物重金属,由于征管技术不成熟,并未纳入环保税方案。

对于碳税未纳入本次环保税方案,一位参与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课题的环保专家分析道,一是碳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与环境污染并不直接相关,有人认为放在环保税之下并不合适;二是我国的碳资产盘查、碳排放监测技术不成熟,也尚未设定碳排放总量并向各地区、各行业分配,无法确定各企业的碳排放基数及其应税额;三是地方政府担心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限制经济增长。

该专家预计,随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将为开征碳税提供条件。

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认为,当前碳税已经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

他认为,与硫税、废水税等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碳税的税基是碳的排放量,各种能源的含碳量是固定的,所以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是确定的,对税务人员来说操作相对容易。

“加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实际上要大于碳减排问题。但是碳减排又是一个国际问题,先开征碳税以应对气候变化也有其紧迫性。”苏明说。

苏明也承认,根据我国的现行税制,碳税的征税对象与资源税、成品油消费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据透露,此前已有专家反映,碳税和拟开征的环境税等税种的协调也是开征碳税的难点之一。

对于“温和版”环保税方案,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各主管部门已经达成共识,相对于过去排污收费,“费改税”有助于遏制地方保护,避免个别地方为了招商引资而施压于环保部门,实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排污收费缓缴或退还等政策。

“环保税开征后,征与不征,征多征少,征快征慢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税法或国务院文件,具有税收强制性和预算刚性。”该人士称。

“建议让环保税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建议,随着环保税开征,未来还应逐步提高税率,反映企业真实的环境成本;还应该适时扩大环保税征收范围,将所有主要污染物都纳入环保税的税目。

王金南建议,在开征环保税的基础上,应对税制“绿色化”进行顶层设计。一是对使用者和消费者开征污染产品税,如能源燃料税、特种产品污染税、污染工艺产品税(含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一次性木质餐具、汞镉电池)等;二是开征生态保护税,如自然保护区使用税等;三是扩围资源税,如新增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税目,并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黑色金属矿原矿的资源税率;四是水资源“费改税”,按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污染情况采取差别税率。

央行2200亿逆回购规模创新高(经济参考报)

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进行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单日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5月份重启逆回购以来的单日最高水平。即便在年初为应对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央行单日逆回购的最高规模也仅1830亿元。

分析师认为,逆回购操作已连续8周,而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却迟迟未能成行,这其中也显示了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仍显谨慎。

Wind数据显示,本周,在货币回笼方面,有1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在货币投放方面,有票据到期30亿元,正回购到期300亿元,加上周二的2200亿元逆回购,本周已锁定了1330亿元的净投放。

不过,虽然周二逆回购规模高达2200亿元,且上周公开市场实现了750亿元的净投放,但仍没有改变货币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情况。

国海证券(10.61,0.00,0.00%)债券分析师高勇标表示,逆回购利率不降反升导致其他期限的利率难以下行。同时,7月份,一级市场供给量就一直在大幅增加,7月净融资达5278亿元,8月以来净融资为1569亿元。在基础货币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资金压力累计效应在逐渐显现。

同时,机构预期,8月份的外汇占款仍将处于低位甚至负增长,8月中下旬还将面临3000亿至4000亿元财政存款的上缴压力。

这些资金压力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周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保持普涨趋势。其中,隔夜品种上涨13.75个基点至3.49%,一周品种上涨16.08个基点至3.7458%,两周品种上涨9.84个基点至4.5267%,一月品种上涨14.19个基点至4.2654%。

招商银行(9.81,0.00,0.00%)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俊郁认为,目前资金面比较紧,逆回购力度较大,央行可能用逆回购这种市场操作暂时取代降准。总体中标利率上升,说明对资金需求比较大。而这种逆回购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可能需要降准来解决。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日前则表示,目前政府在担心通货膨胀抬头,如果银根马上都放松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抬头,因此对宏观经济政策比较审慎。根据摩根大通的预计,准备金率年内可能还会下调两次,三季度将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但可能不会在8月份。

农村基尼系数逼近0.4警戒线收入差距达10倍(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耿雁冰北京报道

城乡收入存在差距,农村的贫富分化也日益凸显。

8月2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

基尼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而数值一旦超过0.4,则显示贫富差距较大。以往,我们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上,现在这种差距在农村内部蔓延。

《报告》将农户家庭收入由高到低递减排序,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的差距有10倍之多。

《报告》认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在农村的集中体现,务工与务农收入差距是导致收入扩大的重要因素。

在统计过程中,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发现,2011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98%,而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足三成。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正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化。

“收入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更多农民选择避开农业就业,‘弃农而去’,进城务工获得高收入,改变贫困状况。”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表示。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贫富差距主要源于农户占有土地数量,但现代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导因素已经转化为就业与分工的差异。

“一人离农,全家脱贫,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写照。”徐勇说。

他认为,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改变农业外部环境的同时,能否实现农业经营收益不低于进城务工,才能为农业留住接班人。

目前,我国学术界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由于城、乡收入调查不统一,国家统计局并不公布统计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2年-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年均实际增长8.1%。其中,2010、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国内经济

宏观经济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用地5.97万公顷同比降15%(第一财经日报)

刘展超

受到房地产调控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量为5.97万公顷,相比去年同期的7.02万公顷下降约15%。

不过,随着一些城市楼市成交逐渐复苏,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也开始逐渐升温,土地价格也有回升态势。

官方数据打架

国土资源部昨日公布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6.81万公顷,同比增长27.5%。从供地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分别供应8.15万公顷、5.97万公顷和12.69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2.1%、15%和1.1倍。”

不过,同样是来自国土部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7.02万公顷,以上述5.97万公顷的数字来计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同比下降15%,而非国土部网站刊发的增长15%。

这或许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差错。截至记者发稿,国土部网站尚未对数据进行更改,记者也未能联系到国土部相关人士进行问询。

早在今年5月,国土部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国土资源有关统计数据”便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11.44万公顷,房地产用地占供应总量的23.6%,同比减少18.0%。

房地产供地下降早在意料之中。受房地产调控影响,自去年开始房地产企业拿地频率放缓,土地价格溢价率日渐走低,甚至不少地块是底价成交,流拍现象也在多个城市出现。

住宅用地表现更为明显。国土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已落实4.72万公顷,而2011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57406.82公顷。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同比下降了约17.8%。

住宅用地供应的下降也逼迫国土部主动将2012年全年供地计划下调至15.93万公顷,年初制定的计划原为17.26万公顷。

企业拿地增多?

2010年和2011年,国土部制定的全国住房用地计划均未能完成,今年是否顺利?

国土部认为,从历年土地供应节奏看,一般从第二季度开始土地供应放量,三、四季度达到供应高峰。按此规律,2012年住房计划落实情况正常,下半年土地供应量将会增加,呈稳步增长态势。

进入7月,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亦加大了拿地力度,土地市场开始升温。

究其原因,是楼市成交回暖提升了市场信心。根据伟业顾问数据,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总体供应5038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879公顷,环比上涨21.1%,同比下降5.1%;土地总体成交3879公顷,其中住宅用地成交1522公顷,环比上涨37.9%,同比上涨14.9%。

伟业顾问市场发展部经理袁阳分析表示,与6月相比,在拿地策略方面,7月四大标杆房企(万科、保利、绿地、龙湖)拿地积极,重点深耕二三线,特别是注重在一地的深耕,如万科当月在青岛一举拿下四幅地块、保利在包头获取六幅地块。一线城市一旦有优质地块推出,也是争夺热点。在拿地数量方面,四大标杆房企也不甘落后,7月土地新增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与6月相比上涨77.25%。

但并非所有论据都指向乐观。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的“中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近期土地市场呈现明显不均衡性,优质地块受到热捧,流标流拍总量依然较大,市场景气度低。1~7月,全国10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形势惨淡,同比持续下跌。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也认为,目前土地市场的“以价换量”尚未完全奏效,地方政府对土地定价依然较高,预计后市土地价格将总体保持平稳,房企将以补充高性价比土地储备为主,谨慎购地。

多部委酝酿促消费新政居民收入增长被指是关键(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2日电(财经频道种卿)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的关键期,且在外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拉动国内消费的需求就显得十分急迫,国家在拉动消费方面已出台诸多刺激政策,如何进一步刺激内需拉动消费也是各方关注焦点,有分析指出,收入分配改革才是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信用消费有望获政策鼓励

然而,内需难以启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以深入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了较大的下行趋势,上半年GDP指标同比增速降到了8%以下。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7月份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创8个月来最低纪录,略高于“荣枯分界线”的临界点。

针对国内经济运行较为困难的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于7月31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除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外,还特别把扩大内需作为重要的战略基点。

其实,去年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对拉动消费效果明显。据商务部统计,去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53.1%。

今年以来,我国也确实推出了不少消费刺激政策,包括多部委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国务院5月出台家电汽车节能补贴等。据《经济参考报》21日报道,商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正就消费相关的若干领域密集摸底,并就相关鼓励政策的思路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果评估。预计年内将迎来促消费新政密集发布期,信用消费等领域或有政策鼓励。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等制约消费的长期性因素短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支持信用消费发展应成为当前扩大即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现在看来,目前最值得期待、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实惠的,就是信用消费鼓励政策。

刺激消费仍要靠居民增收

毋庸置疑,扩大消费离不开政策支持,短期来看,消费刺激政策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信心。

据《人民日报》6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扩大消费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可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征信体系、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降低消费贷款风险,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微博)也表示,在当前消费增速逐月回落的态势下,对于已经出台或即将到期的扩大消费政策,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接续和替代政策,保证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要总结以往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经验,在支持方式、支持地域等方面进行微调,发挥这些耐用消费品稳增长的作用。

因此,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改革才是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其消费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完善公共服务也会给居民消费带来保障,增强消费信心的同时,化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中新网财经频道)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违规项目将断贷断水电(第一财经日报)

据中国政府网21日刊载的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等节能减排目标。

《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

为此,这份长达2万多字的规划要求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发展规模,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

《规划》明确:“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要责令停止生产,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规划》还要求把能源消费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能评和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排污量等量或减量置换。

为淘汰落后产能,《规划》要求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千瓦、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产能4200万吨、造纸产能1500万吨等。

为推进节能减排,《规划》要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国内主干管网、城市配网和储备库建设。

《规划》还明确要求“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

《规划》指出,初步测算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计划实施的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需投资约23660亿元,可形成节能能力3亿吨标准煤,新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能力分别为420万吨、277万吨、40万吨、358万吨。

为强化目标责任,《规划》明确: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新华社)

预算法修正案暂缓上会表决目前仍存诸多争议(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

8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7次委员长会议召开,决定8月27日至31日举行第28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并确定了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其中,预算法修正案并不在讨论之列。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将继续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精神卫生法草案;首次审议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旅游法草案、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

此前,预算法修正案曾两度上会审议。不过,直到今年7月,预算法修正案才以二次审议稿草案的形式对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从7月6日开始,公示了一个月,截至8月5日共征集到33万条意见。8月21日,本报记者联系到负责意见统计工作的全国人大法律委经济法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意见统计工作仍在进行中。

对于预算法修正案何时上会三审并交付表决,外界仍有诸多猜测。此前,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高强曾公开表示,预算法可能不止三审。

前述工作人员表示,人大常委会何时审议或者表决预算法,都是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法律修正案的通过,一般是经过人大常委会三次审查。此前,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均经历超过三次审议,都是特殊情况。像物权法,是因为常委会审议时,有不少常委对草案中的条文表示不同意,不得不进行多次审议。

业内专家指出,立法事关重大,为了减少分歧,在常委会最终表决时能顺利通过,会选择在审议稿上会前,尽量解决相关争议矛盾,平衡各方利益。

经过两次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目前仍存诸多争议,离预期有点远。

例如,由于二审稿中缺乏相应可操作的规范,人大审议预算的权力,很有可能仍是走过场。

此外,二审稿没有将预算公开列入到预算管理的原则中;预算公开的方法,也全权交由国务院制定;少有公众参与的字眼,这些均被外界认为二审稿更像是部门行政条例,而忘记了预算管理的是纳税人缴纳的公款,与公众联系紧密。

而从法律上确定了财政专户的合法性,使得地方政府在统一国库之外,可以开设不受监控的财政专户,置国库资金安全于不顾,也被业内人士指称是一种“倒退”。

施正文进一步指出,如果某部法律有颇多争议,往往会选择暂缓上会表决。人大法工委等专门委员会,会召开各部门座谈会,甚至可能下到基层调研,综合听取各方诉求,力争减少表决稿中的争议。

根据委员长会议的建议,此次常委会会议还将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大病保险指导意见将出台分段制定支付比例(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万涛北京报道

8月21日,一位接近国务院医改小组的权威消息人士透露,《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已于日前多部委会签完毕,如无意外将于本月底前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

事实上,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就审议了《指导意见》,并提出要“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

前述人士透露,即将发布的《意见》中首次明确规定,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以利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购买大病保险,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更大范围和更高比例的报销。

“我们也希望越快推出来越好。”一位保监会寿险部人士说,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后,保监会也将会针对商业保险公司准入、退出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细则。

分段制定支付比例

前述接近医改小组人士说,此次大病保险的主要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保障范围上将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相衔接,即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偿后需要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根据《意见》,以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大病保险补偿实际支付比例将不低于50%,并将按照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即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前述保监会寿险部人士表示,“具体的划分方法和支付比例,则视各地的财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情况而定。”

对于大病保险的资金来源,《意见》中首次明确规定可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

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度筹资时解决资金来源,逐步完善筹资机制。

与新农合的代办模式相似,此次开展城乡大病保险依然遵循“政府主导、专业运作”的原则。即由政府负责基本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筹资管理并监管指导,同时,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利用其专业优势,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

此外,《意见》还明确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方式为,向商业机构购买大病保险。

“由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等基本政策要求,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前述接近医改小组的人士称。

根据《意见》,商业保险机构中标后将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并自行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将免收营业税。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3年。

对于商业保险机构的准入条件,保监会人士透露,需满足符合保监会规定的健康保险经营资格,并在中国境内经营健康保险专项业务5年以上,能实现大病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等条件。

“文件出台后,我们还将针对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做一些细化工作。”该人士强调,“我们不希望保险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是当做一项战略性的业务来做。”

太仓样本:80%报销比例

关于大病保险的试点早已在一些省份开展,也产生了湛江、江阴和太仓等模式。

以“太仓模式”为例,太仓市人社局运用社会医保统筹基金,通过向商业保险机构招标补充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享受基本医保基础上发生的大额住院自负医疗费用进行再次补偿。

2011年7月,人保健康险公司通过公开投标获得太仓大病保险项目。太仓市医保中心按职工每人每年50元、居民每人每年20元的保费标准,向人保健康一次性缴纳购买大病保险。大病保险项目的资金来源则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基金不足时由财政承担。

太仓市人社局局长陆俊说,2011年全年用于支付保费的资金约为上年医保基金结余的3%左右,“仅用基金的利息收入即可实现支付。”

在太仓,大病保险报销为分级累进补偿的方式。即参保群众医疗费用经过基本医保报销后,由大病保险按53%-82%的比例分段报销,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上不封顶。

陆俊表示,“运行一年来,实际报销比例明显提高,全年住院治疗总费用超过15万元的有207人,实际报销比例普遍达到80%以上。”

太仓人社局统计,2011年太仓全市参保人员超过53万人,职工与城乡居民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1%和70.1%,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提高了5.2和14.4个百分点。

太仓模式下,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秉持“保本微利”的原则。按人保健康与太仓医保中心的项目合同约定,人保健康承办大病保险项目盈亏比例在4.5%以内为保险公司自行承担,超过4.5%以外的亏损或盈利则由双方共同承担或分享。

2011年,人保健康太仓大病保险项目录得保费收入2037.2万元,扣除赔款支出与各项成本支出后,项目结余率约5%。

产业新闻

日系彩电销量急挫松下东芝跌出前10名(南方都市报)

城头变幻大王旗。记者昨日从国美、苏宁方面获悉,夏普、索尼、松下、东芝(微博)等日系彩电企业销量排名下滑明显,在苏宁体系中,松下、东芝更跌出10名开外———日系彩电市场被三星(微博)代表的韩企及TCL(微博)、创维(微博)代表的国内彩电企业蚕食。

“今年上半年,我们确实抢占了不少日系彩电市场份额,我们还要加快规模以及成长速度。”TCL董事长李东生(微博)希望通过华星光电,发挥产业链一体化的正效应,但他亦坦言,中国企业相对于日系企业的经营竞争力相对优势是不稳固的,在核心技术能力、全球化营运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他们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国产彩电“逆袭”市场份额

工信部数据显示,国内彩电产业上半年量价齐跌,销售额降幅接近20%,其中日系彩电最受伤。“说实话,以前在国美、苏宁渠道,我们和夏普、索尼的差距不是一点点,销量可能只有他们的一半,但今年、特别是5?1以来,大家销量在拉近。有时候甚至能超过一点。”创维广东公司总经理钟志峰说。

记者获得的卖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索尼、夏普从去年同期的第一、二位,跌到了第二、第三位,创维维持第四,TCL则从去年的第六升到第五。

去年,松下还能在卖场挤进10强,今年前12位都不见其踪影;东芝则表现更糟糕。而在截至6月30日第一财季,夏普运营亏损额高达94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6.7亿元),而去年同期,夏普还盈利35亿日元。

索尼在其公布的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称,由于需求疲软、日元走强侵蚀海外收益,索尼该季度净亏损24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0亿元,并下调了其本财年净利润预期。

“日系的整体亏损,势必放慢它在中国的速度,而彩电技术更新太快,唯快不破。”TCL市场负责人表示,索尼计划将2012财年电视销量预期从1750万台调低到1550万台,相反TCL多媒体再次上调全年出货目标,由1380万台上调到1520万台,两者已并驾齐驱。

智能为王,日资品牌降价挽狂澜

去年“3?11”大地震与海啸过后的电力短缺、泰国洪灾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欧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及处在历史高位的日元汇率,让不少日资彩电企业叫苦不迭。在TCL董事长李东生看来,除去外因,“智能化”是国产彩电赶超的重要机会。“智能电视是电视产业的新革命,这是国产电视行业第一次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有信心跑赢这一棒。”

据市场调研机构奥维咨询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智能电视的行业增幅达到257%,而未来三年还将保持年均70%的复合增长率,将成为未来液晶电视市场最靓丽的增长点。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性价比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日系彩电品牌的生存空间,LED、3D、智能等更多功能的国产品牌逐渐被国内消费者认可。而目前索尼、夏普等日资品牌几乎也都是在国内生产,使用的配件都一样,这也就使得消费者在心理上觉得日资品牌没有太大的差别。

为挽回市场,价格一向坚挺的日系也开始打出降价牌。记者昨日下午走访国美、苏宁等大型商场时发现,部分日系企业针对旧机型也开始了清理库存的行动。索尼一款非3D、非智能的42英寸LED被列入清库存名单中,4499元的价格比早前便宜了千元左右。夏普也爱上了“聚划算”之类的团购网站。

松下则在“节流”上下功夫。松下方面表示,通过对超薄电视和半导体业务实施裁员收缩、等离子面板厂部分停止运营、固定成本投入减少等一系列调整措施,松下在2012财年第一季度实现1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42亿元)的利润,成功实现扭亏。

李东生坦言,日本电子企业的亏损给中国以及韩国企业出让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韩国企业因为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抢夺了日本出让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要想在其中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加快规模以及成长速度。

比拼视点

日系彩电

松下

超薄电视和半导体业务实施裁员收缩、等离子面板厂部分停止运营、减少固定成本投入。

索尼

在大型卖场中,针对旧机型也开始了清理库存的行动,非3D、非智能的42英寸LED被列入清库存名单中。

夏普(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参与“聚划算”之类的团购网站,通过“地产地销”的实施,将在生产成本方面拉近同本土品牌的差距。增加销售门店和新渠道。

国产彩电

TCL

主打智能,2011年初才上市的智能电视(云电视)成为主推产品。如与腾讯合作,提供海量视频和音频资源,实现云社交功能。

创维

推出“云健康”电视,可实时测量体重、脂肪、血压等健康指数。

南都记者汪小星实习生肖晶晶

三连跌或接二连涨国内油价为何玩起过山车(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际油价已经连续三周上涨,受此影响,国家发改委已于8月10日上调汽柴油价格,分别为汽油390元/吨、柴油370元/吨。专家普遍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在9月再次开启上调窗口。

【地缘政治导致油价大涨】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对国际石油供应造成威胁,持续对油价形成上涨动力。能源经济学家、中国石油(8.93,0.00,0.00%)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造成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不是主要方面,因为最近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无法刺激油价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尤其是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

国外分析人士也认为:“石油价格目前的状况并不是缘于石油需求的上升,而是缘于对中东地区稳定的担忧。”此外,部分地区的油田大规模整修、维护导致短期生产减少,也使全球石油供应进一步趋紧并导致价格上涨。

也有分析指出,在全球经济方面,虽然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仍是主基调,但最近欧元区及美国领导人的表态,都令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增强,使市场重获信心。从国际油价历史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油价已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国内油价跟风联动紧】

我国目前油价与国际油价保持联动,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在国内油价于5-7月实现三连跌后,8月10日又开始上调。

对于此次油价调整,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称:“如果要严格按照目前的油价调整机制来调整油价,就应该更迅速地作出反应,国际油价涨时国内油价跟随上涨,但国际油价下跌时,也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调整,跟随下跌。”

他还强调,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最大的问题还是要坚持按照国际油价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逐渐与国际油价接轨。“让消费者与市场有一个正确的预期判断很重要。”那么对整个国内经济及资本市场影响就越是有利。否则,越是调整往后拖,这种政策给整个经济带来的被动方面就越多。

根据《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2012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接近5亿吨,同比增长5%。2011年,中国全年原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超过56%的原油依靠进口,这种态势还将继续攀升。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坦言,供需矛盾面前,价格自然是必要的调节杠杆。

【9月油价上调几成定数】

国际原油高位震荡,油价再度上调已经初露端倪,油价在“三连跌”后或将迎来“二连涨”,分析机构预计幅度仍在350-400元/吨左右,9月上旬成品油再次上调几成定数。

董秀成表示,抛开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油价不会大幅上涨,而只会在高位震荡,除非有某些突发因素的出现才会导致油价暴涨。

有专家表示,若国际原油维持目前价位,北京时间8月23日,三地变化率又会再次突破4%,9月8日将满足22个工作日的条件,届时成品油上调窗口将再次开启,调价幅度约在400元/吨附近。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表示,预计本周汽柴油将高位维稳,主营柴油批发价格或继续向零售到位价靠拢;市场投机需求将有所增加,加之下月秋收备油将陆续启动,刚性需求预期较好,预计本周市场成交量将有一定提升。他认为:“8月下旬下游业者在对后市看好以及对‘油荒’的担忧下,将开始积极屯购备货,成品油市场有望步入牛市。”

也有分析指出,考虑到油价走强会对美国经济增长以及伊朗制裁计划造成影响,美国可能会释放原油储备来打压油价,短期油价也可能因此有所回落。

天气炒作美大豆期货国内豆粕创新高冲破4000元(人民网)

受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期货上涨推动,8月2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豆粕(4115,58.00,1.43%)跳空高开,领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并创出4年来新高。豆粕期货主力1301合约收于每吨4088元,上涨138元,涨幅达3.49%,盘中更是创出每吨4096元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豆粕期货主要受到美国大豆(4877,49.00,1.01%)期货产量炒作和国内资金推动影响。

上海中期期货朱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豆粕周二大涨主要受美豆隔夜大幅上涨带动,而美国大豆期货的上涨是前期天气炒作的延续。”

美国农业部最近公布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2142.6万蒲,显示了美豆的强劲需求。另外,美国农业咨询机构ProFarmer巡查报告结果令市场对大豆单产大幅下降再度产生预期。被抽样的达科他州南部地区大豆平均结荚数较往年减少近一半,而该州的优良率和大豆劣质率与美国平均优良率和劣质率基本相似,这对市场产生较大刺激。

朱罡指出,目前调查的达科他州并非美豆最主要产区,爱荷华州、伊利诺斯州和印第安纳州的数据尚未公布,需更加关注,新季美豆减产数量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在天气炒作接近尾声后,市场最为关心的便是新季美豆单产的数据,单产决定9月至明年5月大豆供应。”朱罡说。

美豆价格节节高升,让国内大豆下游豆粕加工成本不断上升,受此影响,豆粕价格也水涨船高。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美豆确认有效突破,国内豆粕仍有望跟盘上涨,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不断攀升,会提振豆粕价格保持震荡上扬。”

朱罡还指出,豆粕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农业部公布的7月国内生猪存栏数与6月基本持平,表明生猪存栏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因此国内对豆粕原料进口大豆需求仍较为旺盛。“值得重视的是,大豆另一下游产品豆油(9928,152.00,1.55%)由于受国家价格调控,涨价幅度受到很大限制,油厂只能选择生产豆粕来尽可能转移成本压力。”

不过,不少分析师依然认为,供给因素对豆粕的影响超过了需求。赵燕指出,国内需求相比美国市场偏弱,中秋和国庆双节临近对国内豆粕需求还没有明显拉动作用,高价抑制需求现象已经有所显现。

此外,良茂期货分析师刘荣峰认为:“周二国内豆粕期货上涨明显受到资金因素推动。”8月21日,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持仓已经增至256万余手。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朱罡预计,豆粕期货已经突破每吨4000元,上涨空间会有一定限制,目前上方第一阻力位为每吨4100元一线,若能冲破,可看高至每吨4200元。技术上来看,豆粕期货依然较为强势,但投资者因注意高位风险,不可重仓追高。

国内成品油今日破4%红线9月涨价成定局(人民网)

中国成品油价格正重新迈入涨价通道。8月21日,多家市场资讯机构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无论截至8月22日凌晨的国际油价走势上涨还是下跌,三地(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迪拜和辛塔现货价格)原油的均价变化率都将再次突破4%的调价“红线”。

“这意味着,中国成品油上调的‘半扇窗户’已经开启。”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预计9月10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将正向拉宽到+8%附近。届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将迎来年内第四次调整。”

今日破4%“红线”

自7月1日正式制裁伊朗原油出口以来,国际油价就在地缘政治、美国经济数据超出预期、国际能源署(IEA)坚称“无需释放油储”等因素轮番作用下,不断上涨。上周,布伦特原油一度创下自5月11日以来的新高,迪拜和辛塔现货价格亦分别站稳在110美元/桶和115美元/桶之上。

这同样影响到了中国的成品油市场。“8月20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为115.120美元/桶,近22日均价为108.581美元/桶。”大宗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的分析师表示,“这较8月8日的基准价上涨了3.90%。”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窄幅震荡,但这不妨碍三地原油变化率快速上涨。中宇资讯三地检测模型显示,三地原油连续22日移动加权均价108.581美元/桶,基准均价104.510美元/桶,至8月20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达3.90%。”张永浩表示,“8月22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就可正向突破4%。”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国际油价保持目前的价格,在9月上旬达到22个工作日之际,年内成品油的第四次涨价就将实现。

事实上,从市场行情看,国外不少基金公司看好未来的国际油价走势,即“做多动能充足”。另一个看多涨价的因素是,短期内,IEA释放油储无望,这客观上有助于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

市场出现控销?

张永浩预测,目前来看,调整幅度或在500元/吨左右。但他强调,“由于距离调价窗口开启时间略长,成品油此次调价幅度可变性较大,具体调整幅度仍将以未来国际油价走势以及汇率等测算。”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此前则表示,预计成品油“最快在8月10日调整”,幅度在350元/吨左右。

尽管具体的涨幅还存在争议,但汽柴油市场的批发单位已在纷纷上调价格(最高限价范围内的调整)。8月21日,据中宇资讯监测,全国26个主要城市中石油(8.93,0.00,0.00%)、中石化销售公司93号汽油批发均价为9416元/吨,较昨日涨6元/吨;0号柴油8228元/吨,较前一工作日涨10元/吨。

由于“对赌”成品油9月可能上涨,昨日有消息称,“西北陕、甘、蒙三地,西南川、渝、桂三地,华北晋、豫、冀、津四地部分主营(中石油销售公司居多)资源收紧,多控制销售。”这与8月10日成品油涨价前的情况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界人士担心,在成品油调价重新迈入上涨通道的情况下,成品油市场可能会出现去年和前年的“油荒”现象。

【延伸阅读】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属“纯商业行为”

■本报记者黄烨发自上海

8月21日,在中海油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并欢迎各界提意见。

“公司现金充裕,无需融资就可完成该项收购。”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钟华昨日也对媒体表示,不过,中海油计划将部分资金由外部融资的方式支付,此举“是为了优化公司的资金结构”。但钟华没有对外透露融资的具体金额。

今年7月下旬,中海油曾发布公告,将以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能源,这是继2005年180亿美元计划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之后,中海油在海外收购的最大手笔之一。

公告发布后,中海油的交易就受到了美方的一些阻扰,因为尼克森有10%的资产在美国,在墨西哥湾有90份租约。一旦交易成功,中海油或将首次成为美国墨西哥湾的租约营运商。

而针对熔盛重工内幕交易遭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一事,王宜林称,公司完全配合调查,并按SEC要求提供部分调查资料,其中会牵涉内部工作。“若与熔盛重工合作不好,或者上述内幕交易的情况最终属实,可能会终止合作。”

自主品牌车企最近有点烦:海外召回份额下跌(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2日电(汽车频道陈鑫)自主品牌汽车最近有点“烦”。日前,因发动机和排气管垫片中被发现含有可能致癌的石棉,长城和奇瑞汽车在澳大利亚消费与竞争委员会(以下简称ACCC)的监督下在澳召回2.5万辆汽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石棉门"风波中,一些国外媒体发出了"中国汽车出口被蒙上阴影"的担忧。

回想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降至4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跌破30%以下。和市场份额下降相对应的是自主品牌车企业绩的下滑,近日,国内上市汽车企业陆续发布了半年报或业绩预报,上市公司中的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在净利方面均出现同比下滑。面临“内忧外患”的自主品牌车企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长城奇瑞在澳遭召回给我国自主品牌敲警钟

日前,因发动机和排气管垫片中被发现含有可能致癌的石棉,长城和奇瑞汽车在澳大利亚消费与竞争委员会(以下简称ACCC)的监督下在澳召回2.5万辆汽车,其中长城汽车(15.18,0.00,0.00%)(微博)召回2.3万辆,奇瑞汽车召回2445辆。

ACCC发布公告称,在零件中使用石棉的车型包括长城汽车赛铃、风骏和哈弗,以及奇瑞瑞虎3和A3。由于石棉可能致癌,所以两车企在澳的进口商阿泰克公司已要求所有奇瑞和长城汽车经销商停止销售受影响的车辆。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称,自主品牌汽车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艰辛的道路,在这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企业应不断反省自身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努力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

不可否认,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的碰撞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转变,尤其是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碰撞成绩,有的已经能够超过合资厂家的车型。但是碰撞测试只是决定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车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能力、零部件材质等方面,自主品牌的追赶尚任重道远。

自主品牌正面临三大挑战市场份额跌至4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超过50%降至4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跌30%以下。自主品牌轿车的降幅更为明显,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42.33万辆,同比下降6.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2%,占有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这种低迷的市场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存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处长李伟利此前亦表示,自主品牌正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二是消费升级造成的低端车市场收缩;三是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产品价格、网点铺设,瓜分自主品牌市场。

自主品牌上半年销售惨淡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近日,国内上市汽车企业陆续发布了半年报或者业绩预报,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由于市场持续调整,销量不佳,上市车企的利润出现两级分化。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中的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在净利方面均出现同比下滑。自主品牌在上半年的惨淡表现,是拖累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虽然自主品牌出口较去年有大幅提升,但远不足以挽救其国内市场的颓势。

自主品牌是整车上市公司中最核心的部分。从销量和盈利表现看,自主品牌现在的处境是历史上最严峻的时刻。自主品牌目前正呈现出全线失守的状态。(中新网汽车频道)

沪深股市

转融通推出解读:做空机制对市场影响不大(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屈红燕○编辑李剑锋

转融通箭在弦上,市场担忧“浑水模式”袭击A股,但其实通过转融券来大规模卖空并不那么简单,“浑水机构”在A股操作面临着法律环境不成熟、融券规模过小、融券成本过高等诸多障碍。

其一,融券的数量有限,能够对外出借的券有限。据参与准备的券商介绍,尽管转融通马上就要推出了,但在技术上、法律上对转融券的准备依然不足,融资先行,融券押后。即使在转融券推出后,做空者能够借到的券也有限。技术上来看,根据规定,每种证券转融券余额不得超过该证券可流通市值的10%,同时,单只标的证券的融券余量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量25%时,交易所可以在此一交易日暂停其融券卖出,并向市场公布。从股东结构看,由于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是国有控股股东,国有大股东借出证券的积极性不高。

其二,融券卖空的法律环境不成熟。“上市公司一般是受到当地政府的重点保护,当挖掘它的负面消息时,可能会受到上市公司的反起诉,如果当地政府介入的话,做空机构取胜的可能性会变得复杂。”金中和执行总监曾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外的法律环境其实是鼓励做空公司挖掘负面信息的,但内地的法律环境并不完善。

其三,融券成本高昂,机构做空动力不足。“目前融券的年利率多为10%以上,在转融通退出后,融券成本将会下降,但也会在5-6%之间。我们构建一个策略的收益率可能也就在10%左右,因此我们非常关注融券的成本问题。”瀚鑫泰安董事长易三佑表示,做多和做空的难度差不多,都是把公司搞得很清楚,工作量是一样,犯错的概率差不多,但区别是做多没有成本,做空却有成本。

其四,A股做空面临更大的风险。“融券卖空本来就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一场博弈,最大收益是该股跌至零收益100%,但如果该股上涨做空者的亏损却是无限的,需要及时止损。但A股是T+1制度,将这种风险放得更大。”易三佑说,境外的金融工具非常丰富,包括个股权证、个股期权等等,可以对做空进行风险保护,但A股涉及个股的金融工具却极度匮乏。另外,融券交易价格“受限”,不利于卖空。根据相关规定,融券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该证券的最近成交价,如该证券当天未产生成交的,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前收盘价。

其五,国内市场股票上市采取的是审批制,在选择融资融券标的时又进一步筛选出基本面相对稳健的蓝筹股,这使得标的的潜在上行概率要高于下行概率,在不考虑市场因素的前提下,单方向的做空风险要大于做多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从成熟市场情况看,融资做多都是占绝大比例,做空机制并不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投证券研究所自负盈亏研究员压力重重(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江南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度被人员流失困扰的中投证券研究所最近又添烦心事。

日前,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投证券已将机构销售业务并入研究所,并在今年二季度要求研究所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意味着研究所不仅拿不到公司拨款,还要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而该研究所此前刚刚经历了一波人员流失的阵痛。

影响力成困扰

今年初,中投证券在业务改革中,将原属经纪业务范畴的机构销售业务划拨至研究所,随后又正式确立了研究所的独立经营目标。

不巧的是,该公司研究所刚刚经历了一场人员流失,包括策略研究以及数个行业研究团队出现了人员出走现象。